首页 论坛背景 论坛机构 新闻中心 论坛活动 合作伙伴 项目合作 研究活动 教育培训 分 论 坛 会议视频 联系我们 English
 
    你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最新报道 >>详细内容
2013中国能源环境百家讲坛(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生态文明建设和第四次能源革命
来源:  秘书处            加入时间:  2013-12-31                   摄              文

  

2013中国能源环境百家讲坛(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

生态文明建设和第四次能源革命

 

 

 

主    办: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全球工程技术

时间地点12月1日下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3层国际会议厅

演讲对话嘉宾:李 俊 峰 中国能源环境“百千万万”活动指导小组成员、中国

能源环境“百家讲坛”特邀讲座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气候战略

中心主任、研究员

嘉宾演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等;

         法国液空集团全球工程技术——副总裁刘芳、北京鲁奇上海总代表/

         销售总监张旭、北京鲁奇合成技术转让总监杨旭、北京鲁奇报价管理

         总监Thomas Schlundt  

主持人:林智钦 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秘书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媒体提问和传播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央电视台华

          人频道、新华通讯社、中国电力报、中国环境报等数百上千家中央主

流媒体和媒体向全球做了大量的图文和视频传播。

学生、代表提问墨尔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大学生、参会代表互动交流。

中国能源环境“百家讲(论)坛”微博墙全程跟踪、即时发布互动信

息。

图文视频报道综合链接:

图文http://www.ceeschina.org/view.asp?id=634&cid=11&pid=19

      http://www.ceeschina.org/view.asp?id=633&cid=11&pid=19 

视频: http://www.ceeschina.org/view.asp?id=635&cid=22&pid=24

      http://hrtv.cn/newskbao/9433.html(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进中国能源环境“百千万万”(百家讲坛、千位专家、万万益众)活动的实施,由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全球工程技术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能源环境“百家讲(论)坛”12月1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隆重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研究员,作为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的倡导者之一、中国能源环境“百千万万”活动指导小组成员、中国能源环境“百家讲坛”特邀讲座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和答问。该活动得到了中国能源环境“百千万万”活动指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其国际经济研究院的支持。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林智钦主持活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出席并致辞讲话。170多位学生、代表、记者认真聆听讲座、参加互动提问交流。李俊峰教授的精彩演讲和答问获得首都30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大学生、参会代表及其他受众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新华通讯社、中国环境报等数百上千家中央主流媒体和媒体向全球做了大量的图文和视频传播。现将全文刊发,以进一步扩大受众,推进PM2.5的高速消灭。

 

今天我和大家讨论的题目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第四次能源革命,从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我国多年来,在能源问题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走了很多弯路,很多问题需要重新思考。今天到会的嘉宾包括了政、产、学、研、媒各界,但是主要是学生,因此主要是讲给同学们听,希望年轻人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研究问题。

在我正式演讲之前,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看看大家怎么样解读这些数据,首先是我国在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2011年我国的发电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发电大国。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接近40亿吨,占世界全部煤炭消费量的50%。数据很令人振奋,又很令人担心。

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家制定一个1980-2000年期间,“一翻保两番”的计划,也就是能源消费总量翻一番,来保证经济总量,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我们真正做到了,创造了一个奇迹。2000年开始筹划2020年的中长期规划时,能源工作者和经济学家都信心满满,认为我们有能力延续20世纪最后20年的道路,继续推行“一翻保两番”的计划。因为中央定了调子,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大家这样想是有依据的,首先是,过去二十年我们做到了,有历史的经验可借鉴,同时16大又提出了建立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推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能源问题上应该比上世纪做的更好一些,所以,在2004年公布《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0)》时,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是24亿吨标准煤,因为2000年是12亿吨标准煤,翻一番正好是24亿吨。同时2006年我们又提出了众所周知的“2010年GDP的能源强度比2005年降低20%”的宏伟目标,推行了10大节能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各级政府签署节能“军令状”、国家财政每年拨款数百亿元奖励节能企业和推广节能产品。10年期间,我们打赢了节能的所有战役,取得了节能十多亿吨标准煤的结果。但是我的研究却发现,到201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了30亿吨标准煤,不仅没有完成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预期目标,甚至还比2020年预计的能源消费总量还多出了6亿吨。2004年还曾预计,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9.6亿千瓦,但是2010年时,我国的发电装机,已经超过了10亿千瓦。用美国人曾经检讨其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保护的工作时说过“美国赢得了一场场环境保护的战役,但是输掉了美国整体环境保护的战争”。其实这是美国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他们的环保成就是举世瞩目,以二氧化硫为例,1970美国排放二氧化硫2000多万吨,现在不到400万吨了,所以,美国政府将大气质量的标准定得很高,年平均PM2.5为15PPM,日平均是25PPM。而对我们来说,的确是赢得了节能的每场战役,但是输掉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乃至环境保护的整个战争,才导致了千里“雾霾”。温家宝总理在退休之前不得不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矛盾。

对于过去十年出现的能源消费失控问题,十八大提出了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革命是什么,不是一般的变革,是要革命,原来的做法难以为继了,不论是能源生产还是能源消费,都必须是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革命。简而言之,中国能源生产革命就是革煤炭的命,能源消费革命,就是控制消费总量,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所以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革命问题。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错了大家可以批评,不同的意见也可以讨论,随时可以打断我。

 一、人类历史上的几次革命

人类历史上到底有几次能源革命,没有定论,按照我的定义是四次:第一次是人类的祖先发现了火,推动人类从动物加速进化为人,并推动了人类原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发生和发展。第二次能源革命是瓦特的蒸汽机推动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人类开始利用大机器组织生产和运输,使得人类可以大规模的利用森林能源和煤炭。推动了能源的商品化和有组织的大工业生产,迎来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能源革命是爱迪生发现的电,以及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的发明,使得距离不再是能源传输的问题,大规模水电的开发利用,核电、石油、天然气的发现与利用,开启了能源利用的网络化时代,催生人类的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电的发现,使得人类真正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第四次能源革命是什么,下面单独讲。

先说,为什么人类发现火是第一次能源革命。首先是人类发现了火,使得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发展成为高级动物,也就是人类,其次火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什么东西促使人类的诞生是有争议的。我们的教科书里面是引用了恩格斯的观点,恩格斯曾经说过,劳动创造了人类。但是这个理解是有争议的。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劳动,蚂蚁、蜜蜂比人类还勤劳,但是长期劳动,也没有把蚂蚁、蜜蜂进化成为人类一样的高级动物。只有人类的祖先猿猴进化成为高级动物变成人了。或许有人说,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类会使用工具,所以猿人进化成为人。这个理论也有争议,因为,不仅仅是人类会用工具,许多动物都会用工具,水獭就会使用工具,用石头去敲蚌壳,获取蚌壳里面的肉。非洲一种鸟也会用木棍去捉蚂蚁,但是他们都没有进化成为人类一样的高级动物。

     其实让猿变成人的真正诱因是什么?是火!人类的祖先,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火,极大地扩充了人类的食物来源,可以把肉烤熟了吃,也可以把土豆、红薯、豆类烤熟了吃,提高了食物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热量和蛋白质,增加了脑容量,使得人类在劳动之余,有闲暇的时间去思考,进化速度比别的动物快。因此,火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讲能源革命的时候,总是把我们的祖先发现了火。我不讲是发明了火,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火是自然界存在的东西,我们的祖先发现了它,掌握了它,而不是发明了它。

     作为第一次能源革命,许多专家不这样认为它是一场革命,我还是坚持这一点。因为,没有火的使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没有火的使用,就不会有农耕文明的产生。为什么,道理也很简单,有了火,我们的祖先就可以“毁林开荒”,变森林为良田。有了火,我们的祖先就会把大石头轻而易举的弄成各种碎片,迎来石器时代。有了火,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冶炼技术,从石器时代,走向铁器时代,推动了人类从原始文明迈向农业文明。所以,人类发展史上,发现火是第一次能源革命。这个革命虽然很简单,不需要什么技术,但是其影响是深远的,他改变了人类发展整个进程。

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发生也是偶然的,18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什么把瓦特发明蒸汽机作为第二次能源革命的转折点呢?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开始了人类利用大机器组织生产的时代。在此之前,也就是人类农耕文明的后期,已经出现了工业化的萌芽,也有了机器和运输装备,可以组织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和贸易。但是,所有的工业都是小作坊,因为驱动机器和运输装备的动力是人力、畜力,还有少量的水力和风力,都不能做太大(舰船除外,因为有风力和水力可以利用)。蒸汽机的发现,改变了人类依赖人力、畜力以及自然界可以获得的水力和风力的局面,可以通过燃烧木柴,后来的煤炭、天然气等产生蒸汽,用汽轮机去推动大机器,也就产生了大工业。后来火车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把深山的木材、矿石、煤炭运出来,使得能源变成了商品。因此,蒸汽机是工业革命诞生最大诱因,也是能源商品化的助推器。

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推手是电的发现。这里我为什么不说是电的发明,原因也很简单,电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电闪雷鸣就是电。爱迪生的贡献在于他发现了电,并且利用别人发现的电磁感应,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因为电的传输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蒸汽机、水轮机、风车可以推动发电机发电,通过传输线路可以送到千家万户。西方人把蒸汽机、水轮机、风车都叫一个词“透平”是英文 “turbine的译音,意思是可以转动的轮子。也可以说电的发现和使用是爱迪生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的伟大贡献。电的发现与使用,彻底的改变了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一大批围绕着电力的产生和使用的装备产生了。从发电技术装备有了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也就是核电,以及现在很普及的太阳能发电。用电的装备就更多了,最原始的电灯、电话,后来的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再后来的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条件,推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当然这个时期的内燃机、燃气轮机的发明,导致了汽车、火车的提速和普及,推动了飞机的使用和普及。总而言之,电的发现使用,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的发明,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加速全球工业化的进程,使得人类进入了能源的网络化时代和经济的全球化时代。这就是第三次能源革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二、能源革命产生的问题

诚然,能源革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高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符合辩证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有正反两个方面。第一次能源革命,由于利用规模小,破坏的规模小。大不了是我们的祖先在毁林开荒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家园也给点着了,所以我们的祖先对火很畏惧,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水火无情”。即使如此,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也不小,到了清代,虽然我国没有像欧洲那样的工业文明的洗礼,但是我国的原始森林已经不多了,除了大西南的深山老林,也就是剩下了清朝对其祖先发祥地的敬畏所保留大兴安岭等东北地区的森林,那个时候森林的消失不是因为能源用途,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不断的毁林开荒,非洲、印尼还有许多地方还是把烧荒作为发展农业的主要手段,其对森林生态的破坏是众所周知的。

第二次能源革命的破坏力更大,英国是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发源地,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以及后来的西班牙、丹麦、荷兰,以及美国的大部分的原始森林基本上消失了。所庆幸的是蒸汽机的转速低,火车的速度也很慢,虽然它可以把木材和煤炭从深山老林运到大都市,但是能源贸易的国际化还很低,能源消费的总量也还是很有限的。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危害也是有限的,局部的,直到1970年,不到20%的发达国家消费了70%的化石能源,占人口80%的发展中国仅消费了30%的能源。

第三次能源革命所带来的能源网络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尤其是电力的使用使得能源没有距离的约束,大电网可以把远在几千公里的水电站、煤电厂和核电站运往大城市供电,万吨巨轮可以把远在天边的石油,长长而粗大的管线可以把天然气运往世界各地。而且发电技术和开采技术不断进步,使得包括电力在内的所有能源都很便宜,一直到1973年以前,世界的石油价格只有1、2美元一桶,相当于现在的1毛钱一升,电也仅仅是几分钱一度(千瓦时)。能源的电气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都很高。1870年以前,全球能源消费很有限,自从爱迪生发现了电以后,人类能源消费开始突飞猛进,到了2010年全球每年消费45亿吨石油、75亿吨煤炭,3.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以及10亿千瓦的水电,3.5亿千瓦的核电、2亿千瓦的风电和1亿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等。

这么庞大的能源消费产生了以下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早在1952年的伦敦和目前肆虐我国的阴霾,美国大都市挥之不去的光化学污染等都是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结果。同时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开采,都对生态环境的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例如我国煤炭产区的地面塌陷、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BP石油造成的墨西哥湾海洋污染,中石油造成的松花江和中海油造成的渤海湾的污染等等。

第二是能源安全问题凸显。由于能源资源有限,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费,必然造成能源供应的紧张。因此所有国家能源战略的头等大事就是确保能源安全。许多国家,不惜为能源而发动战争。比如1973年的中东战争,1979年的两伊战争,1993年的海湾战争,以及现在苏丹和南苏丹的内战,中日钓鱼岛之争,南海之争,还有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之争,都有争夺能源的影子。

第三是能源贫困加剧。由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使得能源资源日益稀缺,迫使能源价格不断暴涨,以石油为例,其价格从1973年以前的每桶1、2美元,上升到目前的100美元一桶,上涨了50-100倍。我国的电力价格也从1970年的每千瓦时7-8分钱,上涨到现在的7-8毛钱,上涨了10倍。这就使得能源,特别是优质的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正在成为贵族能源,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正在从经济贫困,变为经济和能源双贫困。到2010年底,全球有10多亿人没有电力供应,30亿人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两者加起来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

第四就是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温室气体造成的,也就是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人类在生产和消费化石能源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气候变化已经导致全球极端天气增加,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因此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人类需要新的能源革命。新的能源革命的目标就是,一是消除化石能源消费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二是为人类提供人人都能付得起的、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这就是第四次能源革命。

三、世界能源革命的历程

       面对这些问题,人类正在进行第四次能源革命。第四次能源革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决局部的和区域的环境问题。这一刻是从英国解决伦敦雾开始,以及后来美国大城市与光化学作战。这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能源的清洁化。其主攻方向就是减少煤炭这一“肮脏”能源的使用。1925年以前,全球的煤炭消费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超过了50%,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全球致力于减少煤炭比例,到了1973年煤炭的消费在全部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到20%,现在在中国煤炭消费暴增的条件下,又回升到29%,但是扣除中国因素,全球的煤炭消费比例仍低于20%,大约是17-19%。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增加天然气和其它清洁能源供应。其次是提高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程度,包括提高油品质量,提高燃煤电厂等直接燃烧能源设施的烟气排放标准。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到1970年前后,困扰发达国家多年的煤烟型污染问题基本解决。国内很多媒体还在说美国、欧洲的大气质量问题还没有解决,其实这里有人们的误读。欧美国家对大气质量要求比较高,现在做的工作是好中求优。希望他们的PM2.5从目前20-40PPM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日平均不超过20PPM和年平均不超过10PPM的严苛要求。

在解决了这些局部的地区性的环境问题之后,全球开始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也就进入到能源革命的第二阶段,一方面是控制能源消费总理,一方面是要求能源的低碳化,。旷日持久的气候变化谈判就是围绕着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展开的。早在1997年欧盟就提出了能源低碳化的目标,到205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其整个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50%,2100年达到100%,实现能源的无碳化。2010年他们又把这个目标提前到2050年实现。

除了能源生产的革命,世界各国都在推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尤其是控制碳排放总量的控制。1980年以来,欧盟实现了碳排放的零增长,2020年欧盟的碳排放可以比1990年减少20%-30%。美国自2005年以来也开始了碳排放总量的下降。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了自己未来碳排放的峰值目标。

      因此,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方向,或者说第四次能源革命的方向就是清洁化和低碳化。但是第四次能源革命还只是一个提法,还没有结论。虽然许多科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问题

我国的能源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没有跟上全球能源清洁化的历程。在全球大力减少煤炭消耗的时候,我们却提出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战略方针。说到这一点,我们不能不说毛泽东同志的英明和伟大。在建国之初,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苏共领导人企图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分工强加给中国,苏联生产石油和天然气,中国和波兰生产煤炭。毛泽东同志不希望石油这样的战略物资受制于人,提出请苏联派工程技术人员来中国帮助找油找气。苏联则提出中国贫油少气,不如利用丰富的煤炭搞煤制油和煤制气,并提出免费供应他们从德国人手中缴获的煤制油、煤制气装置给中国。但是毛泽东同志不为所动,他以一个战略家的思维方式,不相信石油都埋在别人地底下,下决心发展自己的石油天然气工业。苦干10年,终于在1964年中国宣布石油自给有余,当时的周恩来总理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倒太平洋里去了”。

在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也试图跟上全球能源清洁化的进程,也曾提出搞十来个大庆,也就是5亿吨油、5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美国相接近。当时我国也有一段短暂的动力装备煤改油、改气的历程。但是由于十年文革的严重干扰,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石油成为实现现代化换汇的主要手段。又加上垄断体制,中国人又捡起了周恩来总理扔掉的帽子给自己带上,坚持说中国是“富煤、贫油、少气”。三十年来一门心思搞煤炭,把煤炭生产量从1980年的6亿吨,猛增到2012年39亿吨,这还不够,还从国外进口了2.9亿吨,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超过了40亿吨。

烧这么多煤有什么问题?煤炭是一个化学成分很很复杂的东西,其中主要成份是碳,除了碳之外,还有硫、铅、汞、镉等元素。铅、汞、镉的问题就不必说了。在煤的燃烧过程中硫也燃烧,变成了二氧化硫,还有煤炭燃烧要消耗空气,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生成的二氧化氮、氧化亚氮等有害气体,同时煤炭中还有很多灰分,燃烧后一方面是产生了大量的灰渣,另一方面排放出大量烟尘,这些东西都是制造PM2.5的原料。我们和美国相比较,大家都是9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也都消耗了30多亿吨能源。但是美国的大气质量比我们好的多,到过美国的中国人都会感叹,说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是假的,但是美国的月亮的确比中国的亮。为什么,就是美国大气中的灰霾比较少。我们的媒体把大气污染叫做雾霾,显然是不对的。由于大雾形成的雾霾不仅是无毒的,而且是美丽的,就像庐山,整天烟雾缭绕,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和美国的比较,都是900多万平方公里,两者相差无几,本质区别有两条:美国有十亿吨油,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8亿吨煤。我们40吨煤,不到5亿吨油,刚刚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煤是美国的5倍,天然气不到人家1/7,这是最大的差别。我们在管理上有很大问题。我们油品的质量。我们柴油汽车的油品硫的含量比高美国两百倍。我们要加快淘汰老旧汽车,美国有一半车以上车龄超过十年二十年。按照我们的标准,至少2亿多辆老旧汽车。所以说车的质量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油品质量有问题。我们的阴霾问题常态化,重要问题就是烧煤,油品以及我们的发展方式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比较,这一块地区,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每平方公里2000吨到3000吨。全球不算中国每平方公里是10吨左右,你说这能干净吗。

       肆虐我们天空的是灰霾,是化石能源燃耗产生的有害物造成。为什么美国灰霾少,主要他们每年只消耗掉8亿吨煤,我们是40亿吨,是美国的5倍,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着手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从当时的每年排放2000多万吨,下降到现在的400万吨。我们现在官方的统计是2100万吨,也是美国的5倍。同时我们可能还有统计上的问题,美国的二氧化硫是测量出来的。他们的煤炭主要是发电,占85%,电厂都有烟气排放测量装置,我们是计算出来的。我粗略的计算我们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远远不止2100万吨,其原因是2005年我国煤炭消费不到20亿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2500万吨,现在煤炭的消费量是40亿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怎么能够做到不升反降哪。环保部最近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不达标的,世界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城市大部分在中国。面对这样的质疑,环保部长周生贤同志只能说:国家公布统计的数据是真实,老百姓对污染的感受也是真实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节能和环保的解振华副主任也承认:目前中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雾霾(这里应该是灰霾)天气几乎常态化大气污染根源在于烧煤和燃油等石化能源的使用

        我国能源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碳排放,同样我们和美国消费的能源相差无几,但是我们能源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欧盟和美国的总和,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所以说我国的能源革命的任务更加艰巨,不仅要解决好人民热切期待的蓝天的出现,还要控制好温室气体排放,这就需要把能源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同步进行。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延续过去的发展方式。平均每年在增加2亿吨的煤炭,到2020年我们消耗掉60亿吨煤炭,其结果是,我们的灰霾天气会更加严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接近世界排放总量的40-50%。第二种方案,维持现有的40亿吨煤炭不再增加,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煤炭弄干净,把油品弄干净,到2020年,我们的大气环境质量也只能达到75ppm,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最宽松的标准,即使到2030年我们也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如果想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只有这样的选择,每年减少1-2亿吨煤炭,到2025年或者2040年,把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降低到20%以下。

       就目前来说,我们的蓝天不可能像美国的蓝天那么蓝,如果我们每年减少燃烧一亿吨甚至两亿吨煤,那么20年或30年后我们的蓝天可以和美国的一样蓝。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下定决心,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选择,是全民的选择,而不是单独任何一个人的选择。

      本世纪最初的十年,我国的能源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过于宽松的环境,我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使得我们每年增加3亿吨标准煤、每年增加1亿千瓦的发电装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环境质量对能源供应和消费提出了新的要求,满足供应不再是能源安全的唯一指标,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是能源生产革命的方向,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提高能源效率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方向。依据这个大的原则和方向,理清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基本思路十分必要。中国能源生产革命的核心是“革以煤为主的命”,能源消费革命的核心是在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条件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经济发展的能源总体效率。

      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和生产革命要分三步走:在2020年之前,结合大气环境质量治理,全面遏制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费过快增长的势头,2020年前后实现煤炭的零增长,开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之路,迫使我国能源体系走上清洁化和低碳化之路。第二步,2020年之后,再利用10-20年的时间,通过大幅度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例,为大比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奠定基础,完成我国能源清洁化的进程,同时构建我国能源走向低碳化的道路和桥梁。第三步是从2040年或者2050年开始,全面推动我国能源低碳化和零碳化的进程,再利用30-50年的时间。在本世纪末,实现中国能源的零碳化。

      关键在于改变发展方式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我们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均要6吨标准煤、1万度电才能实现现代化,这是极其危险的。人均6吨标准煤、1万度电是什么样子,也就是说,2050年的时候我们90亿吨标准煤的能源,15万亿度电。仅从发电量的角度来说,美国的人均发电量是13000度,日本是8000度,意大利5000度,而中国现在是4000度。现在中国推行人均发电量达到10000度,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若人均发电量达到10000度,那么需要90亿吨的标准煤才能满足要求,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多。现在要求人均4吨标准煤,如果控制人口在15亿人的基础上,那么一年的消耗也要达到60亿吨的标准煤,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说中国能源消费的革命就是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因此,我们需要有正视问题的勇气,研究问题的耐心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我很希望我们当代的大学生青年能够在今后的二、三十年内,提出能够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现在能源的革命,需要改变发展的方式,在中国的能源发展道路上,我们走了很多弯路,我们常常用别人犯过的错误来解释我们现在所犯的错误,这是需要改正的,如果不改正,能源革命将不能成功。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多的情况下,能源的发展能够满足供应的要求,但是环境不能承受,就拿当今灰霾的现象来说,这不只是北京一个地点的问题,这是整个华北地区包括山东、河南一带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倡导新的工业化道路,但是难点在于怎么样才能逐步的减少煤的利用。有时候我们缺乏正视问题的勇气,例如我们的很多标准都是偏低的,对企业的要求不严格。如果在二、三十年后,我们的能源结构能够与美国的一样,并且排放标准比美国还要高,我们才能够与美国有一样的蓝天,若继续坚持原来的发展道路,不是高标准的要求自己,那么将很难实现美丽中国梦。为了重现美丽蓝天,必须推动新的能源革命,困难很大,需要我们全国上下风险共同的聪明才智;我们需要切实走与发达国家不同、更低能耗、更低碳、更清洁的路线,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主持人林智钦:今天的互动提问、讨论环节,我首先给各位报告一个好消息。在首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研究生、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官方微博、中国能源环境“百家讲坛”第一个首都高校研究生、大学生微博群今天跟大家见面了,首批微博群有103位研究生、大学生加入。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补充,它将为专家、实业家、学生、媒体现场互动增添会场效果,为实现从听众为主向受众为主转变,探索了一条很受欢迎的途径。它将转播互动嘉宾、参会学生、专家、实业家、媒体互动情况,转发学生、代表发表的言论。同时,墨尔本大学能源系统与工程、清华大学汽车系、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工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外石油并购对国内石油影响课题组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质、北师大环境工程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还在会前对嘉宾的演讲主题做了许多深入的思考,思考的问题涉及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对石油需求量不断增长,石油对于空气、海洋等造成了很大污染,怎样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点?50亿元资金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能起多大作用?如何更新新型能源的开采技术?北京空气污染治理的特殊性及其治理办法?等等。现在请学生和现场的嘉宾提问。

 

墨尔本大学研究生姜雨晨:李主任,您好!今天参加讲坛活动,认真聆听了您的主旨演讲,收益颇丰,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认为政、产、学、媒以何种方式促进能源革命比较好呢?

李俊峰主任: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作为政、产、学、媒,应该各执其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放在一起干不了什么事。政府应该制定好政策,研究机构应该提出发展的方向和解决技术问题,企业应该推进创新,媒体要倡导好的理念。大家挤在一块相互指责不行,不要互相推卸责任。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最基本的事情没有做好,这一点与外国人相比我们是做的不够的。创新是基于长期的、细致的、耐心的研究之上的,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即使企业的创新也要基础研发的支撑,没有基础研发就没有了创新。大学培养不出好的学生,研发就后继无人,所以大家要各司其职,这一切都要有耐心。

     中国能源报记者张墨思:李主任,您好!您是能源圈的名人,我每个月会在不同场合见到您出席2-3场学术活动,但这次讲坛活动您准备了一个很漂亮的PPT,这不是每次活动都有的,请问您今天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要面对首都30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大学生,有何不同,您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过来的呢?

       李俊峰主任:今天在这里,我感觉的不同主要有三点:1、在过去的会议里,面对的很多都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因此我这只需要做简洁的三言两语的讲解就可以,大家都可以明白。2、今天在这里,面对的主要是学生,我认真做了PPT,是希望如果我讲的不够明白,学生可以通过PPT看明白。3、学生作为青年的新生一代,教育是需要的,我必须做认真的准备,因为可能我的一句言语会改变你们的想法,对你们有终生的影响。

      对外经贸大学海外石油并购对国内石油的影响课题组学生代表金蓉蓉:我们团队6位同学目前立项调研海外石油并购对国内石油的影响。以中海油收购尼克松为案例进行研究,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并购之后不能解决石油对环境的影响的话,这将会对能源革命有怎样的影响。第二个问题是油砂是一种污染较高的能源,中国为何仍在继续投资使用?是否与现行能源政策背道而驰?

李俊峰主任:石油分为常规石油和非常规石油。当常规石油储备量有限时,就得考虑开采非常规石油。中国是一个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也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车,但效果近期并不明显,到2015年或2020年实现20万辆电动汽车。20万辆和我国每年汽车2000万的销售量还是杯水车薪,仍是以柴油,汽油车为主,也因此不得不增加石油的供给量。在常规油气资源不够用的时候,就要开采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油砂,需要我们也尽可能把“油砂”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解决好,实现清洁干净地生产,这在技术层面和政策方面都是有办法。

      我们的环境容量有限,需要以最严格的的环境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生产和消费环境,因为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密度大,城市密度大,即使采用最先进的环境标准,环境也未必好于发达国家,但是环境标准低于他们,我们环境质量肯定比他们差。

      另外,蓝天是有代价的,2008年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提高了环境标准,中石油对于油价的提升也是再三斟酌。“油质”变得洁净,“成本”就会提高。以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和矿泉水为例,矿泉水的价格会比自来水高几倍,但没有人会问什么时候矿泉水会比自来水便宜?“清洁”增加了能源成本,当标准提高时,民众并不希望价格也提高,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为了环境也应付出相应的代价。油砂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如果标准不严格不能做到清洁利用。

      关于第一个问题:中海油的并购属于一种纯商业行为,和国家利益相关性较小。但并购后对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有很重要的意义,国外的环境标准比国内要高出很多,这也将启发我国的石油企业在环境问题上多一些思考从而提升一个档次。墨西哥湾的石油事件有上百亿美元的赔偿,而我国渤海湾的污染仍未定论。我国的松花江事件环境赔偿金仅为100万人民币,这也表明我国对环境的标准过低也是环境污染治理的最大障碍。所以我们要严格把控污染企业的标准并大幅提高污染成本。所以也希望中海油通过这次并购促进国内生产的环境标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的提升。

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研究生: 中国在环境的问题上不会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您刚才的演讲也提到了“伦敦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物”这些西方国家50年前的污染状况与我国的灰霾情况相似,那我国在能源环境方面倡导的和实施的并不完全相符。我国的技术工艺有能力做到清洁环保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在国内仅以较低的标准为线,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李俊峰主任:这就是我刚才一直强调的,过去我国在环保标准上迁就了落后,我们现在应设置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国现在缺乏一个正视问题的勇气,我们曾提出“我国决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发达国家是“边污染,边治理”,也就是发现问题(找到相应的防治方法)就不会再犯。比方说“伦敦雾”和“洛杉矶光化学事件”,发现问题后就积极应对,着手解决问题。上世纪50年代他们主要是控煤,后来汽车排放上升为主要矛盾,他们就通过提高油品标准和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来进行大气污染防治, 。我国在大气防治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直接跨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阶段,但也不能用“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污染了”来搪塞自己,而这个理由也是导致我国目前环境问题的源头之一。统观环保部门从80年代发布的第一个环境公报到现在,反复提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而这种情况现在也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也体现了我们对环境污染情况的正视程度不够,继续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华北电力大学硕三学生徐宗达:中央财政拨款50亿来治理京津冀灰霾天气,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另外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也就是明年的7月1日前,按照新的大气污染法全国的火电技术要达到新法规的标准,那全国火电设备的脱硫、脱硝设备将需要新组。那您觉得会实现么?

        李俊峰主任: 提供了几十亿人民币来治理阴霾,的确是杯水车薪,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是我们企业的投入,包括你刚才谈到的我们的电厂,如果更新脱硫的装置,要新增脱硝的大型装置,这些都需要增加成本,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用电者来承担这些成本,例如若脱硝需要增加八厘钱,我们希望企业可以尽快的达到(环保的标准),但我们有8亿千瓦的煤电装机,怎么可能一天就完成改造呢。所以,尽管问题迫在眉睫,但也仍需耐心。未来,新的产品和技术应该杜绝污染隐患。我们希望企业在污水治理上、在粉尘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上,必须按照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实行。比方说到2017年,油品标准仍不能达到欧五,仅能达到欧三或者欧四。我们希望最迟2020年,我国的油品标准可以达到全球最先进的标准。这样才有可能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这一点也需要在全民范围达成共识。希望能够如期完成。

 

各部分录音整理:姜雨晨常晨曦、林宏赡、花仁东周璐 ;核稿:林智钦 ;本部分演讲稿终审:李俊峰)

 

 

论坛秘书处/中国能源环境百千万万/新百千万万活动专家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   论坛网站www.ceeschina.org  微信号CEESCEES

电话(Tel ):010- 68539833,64492361 E-mail: ceesint@163.com; ceeschina@139.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楼10层
群友通讯录https://v2.qun.hk/#!/phonebook/1f962072cc19/poster   论坛微博http://weibo.com/u/3917316496


坛发起单位 :(按时序)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中国能源环境“百千万万”/“新百千万万”活动共同启动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节能中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承办/技术支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全球智库能源环境咨询(北京)中心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200589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108号

蓝皮书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蓝皮书/中国经济出版社――第四部《绿色生态促进》;第三部《绿色发展革命》第二部《绿色发展消霾论》;第一部《绿色发展全球梦

绿皮书 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绿皮书/经济日报出版社――《探索全球智库之路》